随着全屋智能普及,这些问题成了业主的高频困惑。智能家居安装不同于普通家电,涉及设备兼容、联动调试、线路适配,尤其老房改造更需注意细节,掌握规范方法才能避免 “设备用不了、联动不顺畅” 的问题。
一、安装前:3 项准备,避免后期返工
智能家居安装的核心前提是 “适配与兼容”,前期准备要做足:
精准勘测场景需求:先明确安装区域(客厅、卧室、厨房)与核心设备(智能开关、人体传感器、摄像头、智能门锁),老房需重点检查线路(如是否有零线,无零线需选单火智能开关),新房可提前预留网线与电源线(如窗帘电机预留插座、中控位置留网线)。全屋智能家居安装前,建议画设备布局图,标注设备间距(如人体传感器需覆盖常用活动区域)。
确认设备兼容性:不同品牌智能家居设备可能存在兼容问题(如小米设备需搭配米家网关,华为需鸿蒙智联网关),安装前核对 “网关 - 子设备” 匹配性,避免买错设备无法联动。比如选了绿米智能开关,需确认是否支持自家网关,别因兼容问题导致安装后无法控制。
准备专用工具:除常规螺丝刀、电钻外,需准备测电笔(检查线路通断)、网线测试仪(确保网络连接)、水平仪(校准摄像头、智能窗帘安装角度),若装智能门锁,还需带开孔器(适配不同门厚)。
二、核心流程:4 步搞定智能家居安装
无论是局部还是全屋智能家居安装,都需遵循 “先基础后末端、先安装后调试” 原则:
装基础控制设备:先装网关(需靠近多数子设备,确保信号覆盖)、中控屏(选客厅或玄关等方便操作位置),网关需接网线保证稳定,中控屏需通电并联网,完成初始设置(如连接 WiFi、登录账号)。
装末端功能设备:按 “固定设备→移动设备” 顺序安装:智能开关替换原有开关(老房无零线别接错线,避免跳闸)、智能窗帘电机装在窗帘盒内(校准轨道水平)、人体传感器贴在墙角(高度 1.5-1.8 米,避开阳光直射)、智能门锁按门厚开孔安装(测试开锁灵敏度)。
设备联网与配对:通过网关或 APP 添加子设备(如打开米家 APP,扫描智能开关二维码配对),确保每个设备都在网关信号范围内(信号弱可加中继器),配对后测试基础功能(如智能开关能否控制灯光、传感器能否触发警报)。
联动场景调试:设置核心联动逻辑(如 “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→自动开灯”“智能门锁开锁→客厅灯自动亮”),反复测试联动响应速度(延迟需≤1 秒),调整参数(如传感器触发延时,避免频繁开关灯)。全屋智能家居安装需逐一测试每个场景,确保无遗漏。